
生活中的实用心理《5分钟心理学》
图片
配合下方音频阅读,体验更佳。
图片
柠檬心理丨作者
Pexels、Pixabay丨图源
生活中,有些人看起来很友善,相处起来却很累,你能隐约感觉到不太对劲,但又说不清问题出在哪里,只是时间越久,交流起来越让你身心俱疲。
如果你有这样的感觉,那你可能正处在消耗型的社交关系中。
生活中,有三种最常见的特别消耗人际关系能量的类型。
1
第一类:情绪吸尘器
这种人会无意识地吸取周围人的情绪能量。其实他们很好辨别,如果你发现:
· 每次谈话都变成他一个人的倾诉会
· 别人说话,他总是敷衍带过,然后回到自己的话题
· 你安慰完他,自己反而心情更低落了
那就说明你遇到了这种类型的消耗者。
2
第二类:隐形控制者
如果说情感吸尘器是明显的消耗,那么隐形控制者就更具隐蔽性。
他们可能不会直接命令你做什么,但会用各种方式让你按他们的想法行动。
总结一下,这类人往往有三种典型表现:
· 打着“为你好”的名义
· 用愧疚感驱使你就范
· 在你有想法时总想“提醒”你,而不是直接支持你
就像一个柠友说:
“每次我想尝试新事物,我对象都会说'你确定吗?'这句话让我什么都做不成。”
3
第三类:情感变色龙
比起前两种类型,这类人的消耗方式又有所不同。他们渴望取悦每个人,却在这个过程中让人不适,比如:
· 在你面前说A的坏话,转眼就和A亲密无间
· 根据交往对象不同变换自己的立场
· 你永远不知道他对事情的真正看法
图片
为什么和这些人相处会特别累呢?
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社会消耗理论,就是说:
某些互动会激活我们的压力系统,导致心率加快、压力激素分泌增加。
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会造成:
1
决策疲劳
图片
每次互动都要猜对方真实意图,精神长期紧绷。
2
自我怀疑
图片
开始质疑自己的判断:“是不是我太敏感了?”
3
社交回避
图片
为了保护自己而减少人际接触,陷入孤独。
能量消耗往往不是一次性的,而是日积月累的过程。
既然知道了这些关系的特点,那么我们就可以及时识别消耗型关系,从而尽早脱离。
以下几个信号,可以帮助你判断一段关系是否健康:
1.事后疲惫感:相处后需要长时间恢复精力。
2.习惯性迁就:发现自己总在调整行为模式迎合对方。
3.预期性焦虑:想到要见面就感到压力。
4.自我概念模糊:越来越不确定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。
面对这样的消耗型关系,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持适当距离。
比如:
每周不超过2小时,限制和对方的相处时间;
在对方面前不过度自我暴露;
当对方把你当情绪垃圾桶时,找个礼貌的借口暂停对话。
那可能有人会问:
如果对方是家人或同事,没办法简单疏远该怎么办?
对于特殊的人、特殊的情况,我们不妨用一些更柔和的方式来应对。
你可以参考以下三个建议:
1. 改变互动模式
· 减少你们的独处时间,增加多人相处
· 扯到情绪话题,就转向事实讨论
· 设定具体话题禁区,避免谈到相关话题
2. 创建心理缓冲带
· 在接触前后给自己安排放松活动
· 建立心理区分法,告诉自己:“这是他的问题,不是我的”
3. 重构看待视角
· 把相处当成观察人性的机会
· 用心理学知识理解对方行为模式
其实识别消耗型关系不是为了指责谁,只是为了更好地照顾自己的心灵。
毕竟,我们的情绪能量很珍贵。有时最勇敢的决定不是坚持,而是适时放手。
如果你有因为工作、婚姻、家庭或者情感导致自己内耗、不开心、心情低落,压力无法释放,不要憋着,可以找我们心理咨询师帮你疏导,为你分析、给你建议,走出人生低谷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融胜配资-最大配资官网-配资门户平台-配资公司排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