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大河财立方记者郝楠楠】当肯德基卖沙拉碗,当奈雪开起轻食店,当赛百味门店破千……一众餐饮巨头的新动向,折射着轻食市场变革。
艾媒咨询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轻食市场规模突破3200亿元,2026年或超5000亿元。业内人士认为,在此背景下,肯律轻食KPRO、奈雪green、赛百味等品牌加码布局,有望推动轻食从小众消费,迈向更大消费空间。
肯德基等巨头下场,试水千亿消费市场
肯德基旗下的能量轻食品牌“KPRO肯律轻食”,正进一步加大对市场的投入力度。据不完全统计,8月以来,KPRO在北京、长沙、东莞、郑州、太原等多个城市开出新店。此前,KPRO已在上海、广州、杭州、深圳、武汉、天津、青岛、南京等地布局门店。肯德基方面表示,依托肯德基成熟的供应链体系,KPRO将持续推进门店拓展计划,进入更多的城市。
记者在KPRO点单页面看到,门店主要产品涵盖谷物能量碗、焖饭能量碗、健康堡卷等产品,每款产品都有热量标识。
当KPRO加速开店的同时,另一全球知名连锁餐饮品牌赛百味宣布,国内门店突破1000家,并表示将继续加快开店步伐,2025年门店总数预计达到1100家。赛百味产品主打新鲜、健康等卖点,能量碗、三明治等产品,也拿捏着健身或有身材管理需求人士的胃。
赛百味中国首席执行官朱富强在品牌千店活动上表示,随着中国消费者收入持续增加,消费观念也从“吃得饱”“吃得好”,逐渐转向“吃得新鲜、健康”。同时更多消费者开始关注日常的健身锻炼和身心健康。现在是赛百味在中国发展的最好时机。
除了快餐巨头,新茶饮品牌奈雪的茶,也来轻食赛道凑热闹。今年上半年,“奈雪green”店型上线,聚焦轻饮轻食。奈雪方面告诉记者,目前已有30余家门店落地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。下半年,将不断改进奈雪green店,探索新的店型或消费场景以期覆盖更广泛的消费群体。
赛道火热,轻食能否成为餐饮主流品类?
事实上,在国内餐饮市场上,轻食品类并非新鲜事物。2015年之后,轻食市场不断有新的品牌现身,也有品牌被淘汰。
“早期的轻食消费主要是以健身人士为核心,随着近几年体重管理、营养管理、健康管理、颜值管理的持续深化,轻食也迎来了新一波发展红利。”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说道,“但由于没有头部企业去引领行业发展,倒闭的轻食品牌也不在少数。”
在朱丹蓬看来,以肯德基为代表的头部连锁餐饮品牌,精准洞悉到当下消费需求以及消费行为的变化后,推出轻食品牌KPRO,进行多品牌、多品类、多场景、多渠道、多消费人群“五多战略”布局。“以肯德基目前的品牌效应、规模效应、粉丝效应及供应链完整度来看,其轻食业务有望进入高速扩容阶段。”朱丹蓬说道。
轻食市场整体实现增长,但选手也越来越多。除了上述三大品牌外,蔓味轻食、沙野轻食、無谷轻食等众多连锁品牌及区域小型个体门店,持续涌现。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,我国现存在业、存续状态的“轻食”相关企业约为1.3万家。从年度新增注册数量趋势来看,轻食相关企业在2018年开始逐年呈现增长趋势,并在2021年达到新增注册高峰,年度新增注册企业达到4800余家;截至目前,2025年新增注册相关企业超过2300家。
有味餐饮加速器创始人谭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进一步指出,轻食是一个小众且稳定的品类,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成为餐饮主流品类。“主要是因为轻食的‘功能性’强,但‘日常性’弱,它满足了特定场景下的需求,比如减脂期、白领午餐等,但难以成为多数人的日常饮食习惯,不容易沉淀长期用户黏性。”谭野说道,此外,轻食单价普遍高于快餐,且对食材依赖度高,在一、二线以外城市很难快速渗透。
(左:赛百味点单页面右:KPRO点单页面)
以郑州市场为例,据点单小程序,赛百味能量碗价格为29元~43元,6英寸肉类三明治20元+;KPRO招牌烤鸡腿肉烤蔬能量碗34元起。
“轻食市场容量有限,产品壁垒又低,可能容易陷入同质化甚至价格战。”谭野建议,对连锁品牌而言,布局轻食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选址、供应链和品牌心智,可以把轻食作为“必选项”嵌入到年轻人的午餐场景,但对企业而言可能只是微增量;对中小玩家来说,控制扩张欲,深耕特定人群,维持一种非规模的会员体系,反而会更好。
责编:刘安琪|审校:陈筱娟|审核:李震|监审:古筝
融胜配资-最大配资官网-配资门户平台-配资公司排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